首页 / 企业文化 / 职工风采
以光影守初心,以笃行践使命——观《南京照相馆》有感
日期:2025-09-25 信息来源:七处采购中心


暗房里的红光渐渐褪去,显影液中浮现的不是寻常肖像,而是1937年南京城的血与火。吉祥照相馆的木门在炮火中震颤,金老板稳稳握住相机,对邮差阿昌说:“照相不是照脸,是照心。”这句话像银离子一样,沉淀在我心底。

走出影院,夜色漫过街角。我回到工程处办公室,指尖划过刚审核完的项目采购台账,抬头看见墙上“清正廉洁、合规筑基、匠心筑业”的标语,猛然明白:他们用底片记录历史,我们用制度筑牢合规根基——专业不同,责任同重。

光影为证,初心是暗房里的坚守

金老板教阿昌调配显影液:“浓度差一分,真相就模糊一分。”红灯下,他们加洗日军屠城罪证,把尸体、血街一点点显影。这让我想起第一次跟师傅验钢筋,他用卡尺量直径:“误差超0.2毫米,就可能埋下隐患。”那时不懂为何连供应商资质复印件的清晰度都要较真,直到看见阿昌用油纸层层包裹底片,才懂“细节里藏着良心”。

去年统筹粮仓项目劳务采购,我们机关评审组从资质合规、履约率、安全记录等维度,对五家供应商逐一核查,连近三年财务年报、安全事故记录都未放过——像金老板掐秒表看显影时间一样,任何松懈都可能让责任“曝光过度”。

电影里,金老板妻子赵宜芳把饼塞给阿昌:“吃饱了才有力气守住该守的。”这多像我们工地食堂师傅早班前多蒸的那一笼馒头。平凡的温度,恰如暗房红光,让坚守不再寒冷。当宜芳母女仍遭日军杀害,我更明白:有些底线,哪怕付代价也要守住。正如我们审批分包方案时,绝不让安全生产许可证过期的队伍通过——每个参数背后,都是项目安全、企业信誉。

岁月为尺,使命是用生命传递的底片

阿昌从冒充学徒到主动把逃生证让给孩子,在红光里完成蜕变。日军闯进照相馆,翻译王广海觉醒被枪杀,金老板斧劈日寇,阿昌死死抱住伊藤的腿,让林毓秀带底片突围。刀刺进阿昌胸膛时,他口袋里还揣着没送完的信。

这让我想起否决某分包队伍的场景:对方以“项目紧急”为由,请求先施工后补安全资质,就像日军说“合作就能活命”。阿昌用生命告诉我们:有些妥协换不来效率,只会让风险蔓延。我现在带年轻人,总教他们像阿昌核对底片编号那样,逐页检查报价文件每个细节——金老板牺牲前那句“别让真相失传”,与师傅说的“别让工程留隐患”,本质是同一个道理:工程处每一次审核,都是在为责任“传帮带”。

毓秀把底片缝进戏服夹层,让我想起审核隐蔽工程验收报告时的场景。就像她用针线把真相藏在褶皱里,我们也要在合同条款里明确隐蔽工程质保责任,避免后续纠纷。当毓秀因婴儿啼哭被盘查,金老板冲出去吸引日军,我突然懂了什么叫“责任接力”——老金把生的希望留给带底片的人,我们把工程管理经验传给年轻同事,让合规意识代代相传,这是工程处管理者的“传承使命”。

笃行为笔,让在时光里显影

1946年南京审判法庭,毓秀展开浸透鲜血的底片,“京字第一号证据”让战犯无从抵赖。法槌落下,她举起老金遗留的相机,拍下战犯伏法瞬间——黑白历史影像叠化为今日南京繁华街景,完成历史对暴行的终极审判。

这多像我们追求的“合规长效”。去年我牵头编制《分包与物资采购操作手册》,组织机关采购、法务、工程等部门,把供应商筛选标准、流程风险节点、突发情况预案,逐条明确到岗到人,甚至标注“特殊情况审批需附哪些支撑材料”,就像毓秀把底片存放位置缝在衣角——工程处每制定一项制度,都是项目合规的“安全线”。

40岁那年,为推动采购流程数字化,我从零学习系统操作,面对复杂逻辑、繁琐录入,几次想放弃,最后靠着“不能让老办法拖新工作后腿”的韧劲啃下硬骨头。如今看到阿昌在生死关头仍认真学显影、记步骤,突然懂了当年坚持的意义:乱世里学技术护真相,和平年代学系统提效率,本质都是“用专业能力守住责任”。电影里“技术是保护真相的武器”,对我们而言,每掌握一项新管理工具,都是为守护企业合规多添一份底气。

守初心薪火不熄,践使命步履不停

影片结尾,历史影像叠化为今日车水马龙,片尾曲响起:“我不能够让谁吹熄,胸中的太阳”。走出影院,城市灯光如同暗房显影液,让牺牲与坚守愈发清晰。

作为企业一名老员工,我没做过惊天动地的事,就像阿昌只是个普通邮差。但我们都在用专业守护责任:他让底片在显影液中显影真相,我让每次采购审批都合规规范;他用生命传递底片,我把管理经验、合规意识传给年轻人。因为我们知道:工程处每个岗位都是企业合规的“暗房”,每个管理者的坚守都是“显影剂”——唯有认真、严谨、不妥协,才能让“责任”在时光里显影,让“初心”在岁月中留存。

《南京照相馆》给我们的启示:以光影为鉴,看清责任重量;以初心为舵,把握前行方向;以笃行为笔,书写合规答卷。无论乱世还是和平,无论摄影还是工程管理,守住初心、扛稳使命,就是对历史最好的致敬,对时代最好的回应。(王彦峰/